您所在的位置是: 在线服务 > 编研成果
中美南京记忆展在中美三地展出获好评
中美南京记忆展在中美三地展出获好评
观展者表示对中美交流合作充满信心
作者:夏蓓 来源: 2010年02月09日

图一说明: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左三)向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左二)介绍司徒雷登的有关档案。 梅正亮 摄

  本报讯 今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30年前,南京市和美国的圣路易斯市在邓小平同志的关心下于1979年11月相互结为友好城市,这是中美建交后,两国之间结成的第一对友城。为纪念中美建交和两市结为友城30周年,由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南京市档案局和南京市外事办公室承办的《中美交往中的南京记忆》展(英文版)于11月1日奔赴美国,在圣路易斯市和纽约市同时展出。12月2日,该展览(中文版)在南京开始展出,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与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共同为展览剪彩。

1946年南京市政府授予司徒雷登南京市荣誉市民称号的有关文件。梅正亮 摄

  南京市档案局为此次展览共收集照片近千张,精心斟酌的400多幅经典照片诠释了中国南京与美国的友好交往。如南京大学(前身为金陵大学)就是美国教会于1910年在南京创办的。首任校长美国人福开森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他热爱京剧,大量收藏中国的文物古董字画,成为著名的收藏家、文物鉴定家。在他的住宅里,历代中国文物琳琅满目,简直就是一座小型博物馆。20世纪20年代末,福开森将他花费大量金钱收藏的珍贵文物捐献给中国。他捐献的殷虚甲骨、王齐挑耳图、西周青铜器小克鼎都是价值连城的国宝;1946年,中华民国政府给司徒雷登的褒奖令;1946年,南京市政府授予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南京市荣誉市民的文书;中国第一个近代城市规划——《首都计划》的设计者墨菲设计的南京建设规划的草图。这些珍贵的档案和照片都是首次公布展出。

  200多年前,美国传教士把一系列西方的新科学介绍到南京,在文学、科学、哲学、艺术、教化、道德、宗教等诸多领域影响着南京民众。200多年来,中美交往中的许多重要事件都在南京发生。18世纪中叶,美国人对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情有独钟,南京是这些产品的输出地,因而这些产品被美国人称为“南京货”;1868年清政府两江总督曾国藩在南京与美国公使蒲安臣商谈并签订了著名的《蒲安臣条约》(即《中美续增条约》);1870年中国留学事业的开拓者容闳到南京与曾国藩商议选派青少年去美国留学一事,两年后,首批30名青少年赴美留学。所有这些重要的人和事都在《中美交往中的南京记忆》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洪博培大使在参观该展览(中文版)时谈到,南京是美中交往的根源性城市,奥巴马总统准备在未来4年里派10万名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南京将是这个计划中的重要城市,期待南京和美国教育的成功合作,期待今后30年,南京在美中合作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

  展览在美国圣路易斯市和纽约市展出时,当地的多家媒体都作了精彩报道,观展的人们纷纷表示:历史是一面镜子,通过这样的图片展,我们了解了中国,了解了南京,更了解了美国与中国、与南京友谊发展的悠久历史;展览的举办,让美国政府和人民对与中国、与南京更广泛地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合作更加充满信心。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09年12月10日 总第1937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