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 新闻资讯 > 媒体链接
立足服务 打造精品 强化传播
立足服务 打造精品 强化传播
作者:国家档案局 来源: 国家档案局 2016年11月21日

立足服务? 打造精品? 强化传播

——档案开发利用的实践与思考

上海市档案局馆

?

近年来,上海市档案馆坚持服务大局、服务民生、服务社会的方向,着力挖掘馆藏档案资源,加大开发力度,拓展服务功能、打造精品项目、扩大社会影响,在档案开发利用上取得了一些成绩,有些工作还在国际国内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思路、理念、做法的创新。

强化服务意识,不断开创开发利用新局面

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根本目的在于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服务百姓和社会对档案利用的需求。近年来,上海市档案馆强化服务导向,以服务引领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取得新成绩。

一是把握节点,以档案展览服务大局。近年来,上海市档案馆主动融入、积极作为,充分利用馆藏档案资源服务党和国家以及上海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2012年,上海市档案馆与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合作推出“红星照耀中国——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人”档案展(以下简称“红星展”)。展览一经推出,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套班子领导集体参观展览,并给予高度肯定。2013年,该展览又成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宣传载体,除继续在上海展出外,还先后在全国10多个省区市巡展,并在延安干部学院以及甘肃等地长期展出,社会反响强烈,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在上海的参观者已超过25万人次。展览面世后,中央和上海主流媒体纷纷予以报道。今年,为纪念建党95周年,配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上海市档案馆再度与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合作举办“信仰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档案展,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同时,上海市档案馆还向社会公布了馆藏百件红色珍档,并举办专题陈列展,引起中央媒体的关注。

二是夯实基础,以便捷高效服务民生。近年来,市民利用档案越来越普遍。作为馆藏365万卷(件)、每年接待1万多人次查档的特大型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持之以恒地强化档案开放鉴定、数字化、文件级目录著录等基础业务工作,努力方便群众,满足各方利用需求。坚持依法每年向社会开放到期馆藏档案,截至目前,共开放档案28批次90余万卷。目前,市档案馆档案全文数字化画幅数达1.49亿幅,覆盖60%馆藏档案,实现了开放档案100%数字化利用。馆藏档案数据库共有各类目录数据1700余万条。针对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档案越来越多的情况,市档案馆集中力量开展这部分档案的文件级目录著录,党委、政府、人民团体3个类别的近22万卷开放档案共著录文件级目录约270万条,档案检索查准率大大提高,不仅方便了广大市民,也极大地提升了开发利用工作的效率,为开发利用带来极大便利。市档案馆还和各区档案馆共建共享,在全国省级范围内率先实现民生档案“就地查询、跨馆出证、馆社联动、全市通办”,市民可就近在档案馆以及全市200多个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查询利用已经上线的8种民生档案,数万群众从中受益。

三是拓展功能,以多种形式服务社会。近年来,利用多种手段开展社会教育、丰富档案开发利用成果成为上海市档案馆服务社会的重要举措。市档案馆与延安和浦东干部学院以及市委党校合作,共建现场教学点和教学实训室,助力党校教育;关注青少年成长,打造了多样化的乡土特色教育课程。2014年,上海市将连续举办7年的“档案馆日”活动改为“档案日”活动,参与单位从各级各类档案馆扩展到200多家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活动项目也从近百场增加到400多场。在“档案日”活动中,市档案馆发挥龙头作用,每年举办一个主题展览,并产生积极影响。

强化精品意识,不断提升开发利用新境界

要使档案资源转化为开发利用的成果,必须将精品意识贯彻到开发利用工作的各个方面。

一是找准视角和切入点。2015年,市档案馆举办的“上海创新发展”档案展,从档案中撷取创新的点点滴滴,并将它们有机组合成“促进发展”“改变生活”“青春本色”“升华人生”“奋勇前行”等板块,来反映上海这座城市的创新基因。今年推出的“信仰的力量”档案展,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要求,以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为切入点,展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公而忘私的高尚品格与情怀。

二是善于运用档案资源。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关键在于要有档案特色和地域特点。以“红星展”为例,最初是从瑞士同行赠送的一段有关延安的视频引发策划这一展览的构想,经过查找馆藏档案,在外文档案和革命历史资料中发现了不少有用的材料。但这些材料尚不足以支撑整个展览。为此,市档案馆开展了专题征集,赴美国档案机构和国外其他大学收集到了相关材料,再加上中央档案馆的大力支持,提供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展品,从而构成了展览厚实的档案基础,使展览成为档案开发利用的精品。

三是力求社会效益最大化。“红星展”推出后,市档案馆继续深入挖掘展览背后的故事,出版了《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人》一书,弥补了展览时间、空间有限带来的局限性,实现了展览的有效延展,也使出版物本身成为精品。今年,市档案馆还挖掘馆藏,编辑出版了中俄文对照的《上海的俄罗斯记忆》图册,填补了上海与俄罗斯交往档案史料的空白。

强化传播意识,不断扩大开发利用新影响

一是集中资源,做大做强宣传阵地。近年来,市档案馆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继将传统的档案编研部门与《档案春秋》《上海档案》杂志编辑部整合在一起后,2015年,又把上海档案信息网和对外新闻宣传工作整合到同一部门,统管“两刊一网”和对外宣传,形成“大宣传”的工作格局。实践证明,这种“大宣传”格局不仅可以更好地在新闻舆论宣传中把握正确的政治导向,而且可以集中原本分散的资源,围绕工作重点,有效提升宣传传播的效能。

二是加强交流,展示上海国际大都市的风采。多年来,上海在国际交往上比较活跃,市档案馆利用这一优势,按照中央关于讲好中国故事的要求,“十二五”时期,在亚洲、欧洲等地的10个国家举办了不同类型的档案展览。这些展览用真实的档案史料向海外观众介绍上海的过去、现在及人文风貌,反映上海与有关国家和人民的交往,为讲好中国故事和上海故事,发挥了档案和档案部门独特的作用。

三是发力新媒体,扩大开发利用渗透力。今年,《档案春秋》杂志开通了微信公众号,首条推送信息即吸引超过10万人次阅读。在“信仰的力量”展览中,市档案馆与东方网合作制作了重点展品导览系统,参观者扫描微信二维码,即可用手机收看展品简介,获取展品的图文信息。

责任编辑: saac